- · 轻工学报版面费是多少[10/07]
- · 《轻工学报》投稿方式[10/07]
二战时如果没有美国和英国提供的援助(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分别是汉语言文学、纺织工程、档案学、物理学、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放射医学。 很有意思的是,这些“王牌”专
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分别是汉语言文学、纺织工程、档案学、物理学、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放射医学。
很有意思的是,这些“王牌”专业重合的并不多,根据梳理,既属于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又属于国家特色专业的有4个,分别是纺织工程、物理学、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
是不是这4个专业就是苏州大学最好的专业,不一定是。我们再看看苏州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2021届苏州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显示,2021届毕业生初次总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8.87%,其中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0.93%,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6.15%。看这几组数据,就业率并不高,毕业生干嘛去了呢?是不是找不到工作呢?那倒不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了继续读书深造。
从《报告》当中看出,本科生就业率最高的前5名专业依次是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98.96%)、电子信息学院(98.65%)、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98.55%)、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97.41%)、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96.88%)。
从这组数据来看,基本与专业发展水平还是比较吻合的,例如纺织、软件、物理、材料化学等。
再看看校友对学校专业的评价情况校友是局内人,我们是局外人,局内人的话可能更加真实。接下来让我们一睹苏州大学校友的评价吧。
(1)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不错,学校的学习氛围不错,学校食堂学校生活和学习环境不错,配套设施完备,学校专业土木工程最热门,财经类专业专业最好就业。(2)校园很漂亮,因为是综合性大学,所以学院专业很多,分类很细。医学部和材化部是比较大的学部。校园内部风景优美。独墅湖校区是新校区,宿舍很棒,建筑很新。(3)苏州大学是一所知名211高校,同时也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里面商学院和法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我所属的机械学院由于近年来引进了哈工大的机器人团队,因此在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上具有较好的潜力。(4)我的母校真的很好,是国家重点211工程综合性大学,规模大,学生人数多,强势专业也很多,如纳米科技学院,医学院,商学院,法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等等,都是很好的就业或者深造专业方向,近年来培育出来的人才也是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数不胜数 。看到苏州大学校友的评价,我相信很多网友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的。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看苏州大学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情况录取分数线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个专业的热门程度。在这里以高考大省山东省为例进行分析。
苏州大学在2021年录取的山东省考生中,录取分数线从最高到最低的排列顺序是这样的:
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临床医学、经济学类、金融数学、英语(师范类)、放射医学、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知识产权、电子信息类、法语、生物技术、数学类、应用心理学、机械工程、药学、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预防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建筑学、物理学、教育学(师范类)、化学类、中药学、风景园林、材料类、城市管理、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旅游管理、纳米材料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轻化工程、纺织类、运动康复、护理学、纺织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录取分数线排在第1名的专业是临床医学(5+3一体化),最低分数是631分,超出本科控制线(444)187分,全省最低位次是4937;排在第2名的是临床医学,最低分数是626分,超出本科控制线(444)182分,全省最低位次是6151;第3名是经济学类,最低分数是626分,超出本科控制线(444)182分,全省最低位次是6403。
松子老师有话说这篇文章用了大量详实的数据对苏州大学的有关办学情况进行分析,相信各位网友都能对苏州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情况都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了。
在报考志愿的时候,选择哪一个专业,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不能只关注热门专业。因为热门和冷门有时候会转化的,学习热门的人数多了,供大于求,就业难度就会增加。我建议选择专业的时候,还要考虑家庭财力、个人兴趣爱好、职业发展规划等因素。
您说是吗?欢迎留言和评论。
企业进入全球市场?
蒋老师观点:一个企业可以有很多种途径进入全球市场,包括许可、出口、特许经营、合同制造、国际合资企业和战略联盟、设立海外子公司,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每种策略都是企业进人全球市场的经济机会,当然也都伴随着义务约束与风险。
文章来源:《轻工学报》 网址: http://www.qinggongzzs.cn/zonghexinwen/2022/1207/513.html